这里的“霜”和天气中的霜是不一样的,它指茶饼在干净、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下的存放过程中,
由于茶中多酚类物质在长期缓慢的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后遗留下的白色结晶体,是茶饼自然转化产生的物体。
那么“霉”又是什么呢?茶饼上的霉形成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茶在制成饼后,水蒸气还未晾干,就被包装起来;
第二,茶饼在后期存放过程中受潮;
第三,潮湿的环境下茶饼极易滋生霉菌。
以下根据存茶过程中常见情况具体分析,如何分辨茶饼上的白色物质到底是可以饮用的“霜”,还是不能饮用的“霉”呢?
1
看颜色和形状
「霜」:白色薄如纱,分布均匀。
▲图为霜
「霉」:颜色有白、青灰、绿色,通常呈块状或椭圆状不均匀的分布。
▲图为霉
2
闻气味
「霜」:凑近闻,没有任何的刺激性味道。
「霉」:一闻,鼻息间就充斥着类似植物腐坏的味道,十分刺鼻。
▲图为霜
3
能否轻易去掉
「霜」:对着茶饼吹一口气,白色的霜就飘散在空中,「霜」对茶饼的附着微弱。
「霉」:用手去抹,一抹就往饼面晕开;并且牢牢吸附在饼面上,需借助细软的棉布和软牙刷才可去除表面的霉。
▲图为霉
4
存在的地方
「霜」:仅存于茶饼的饼面。
「霉」:不仅在茶饼表面,在茶饼的内部也会有霉。
以上是「霜」和「霉」的简单区别,了解以后,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两种是不同的物质。
「霜」和「霉」产生的原因不同,二者的性质也完全相反。
霜可以很容易就去掉,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极高的茶,会在存储转化过程中产生白霜,至少可以判断这样的茶内含物质是非常丰富的。
而茶饼中长了霉的茶品是因为受潮后发生的超出正常饮用范围的变化,这样的茶品由于霉变会滋生大量细菌,不建议再饮用。
茶友在存茶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查看茶品是否受潮霉变,尤其沿海地区温湿度较高,建议一两月检查一次茶品的存储情况,避免把好茶存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