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咖啡周边 - 关于咖啡树到咖啡
咖啡为茜草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园艺性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具有速生、高产、价值高、销路广的特点。野生的咖啡树可以长到5至10公尺高,但庄园里种植的咖啡树,为了增加结果量和便于采收,多被剪到2公尺以下的高度 咖啡树的第一次开花期约为树龄三年左右,白色的花五瓣筒状花朵,飘散着一种淡淡的香,花序浓密而成串排列。花朵,开花二、三日之后即会凋谢,几个月后开始结出果实。果实为核果,直径约1.5厘米,最初呈绿色,后渐渐变黄,成熟后转为红色,和樱桃非常相似,因此称为樱桃咖啡(Coffee Cherry),此时即可采收。 咖啡果实内含有两颗种子,也就是咖啡豆。这两棵豆子各以其平面的一边,面对面直立相连。每个咖啡豆都有一层薄薄的外膜,此膜被称为银皮,其外层又被披覆着一层的外皮,称为内果皮。整个咖啡豆则被包藏在黏质性的浆状物中,形成咖啡果肉,果肉软且带有甜味,最外层则为外壳。 生豆加工 采摘 现有的咖啡采摘方式分为机械采摘和手工采摘。机械采摘适用于土地平整且大面积种植的咖啡园,全世界最多使用机械采摘咖啡的是巴西,该方法特点是成本低效率高,但采摘的咖啡豆参差不齐,品质较差。对于品质要求较高的咖啡豆一般还是采用手工采摘的方法,这种方法保证了采摘后的咖啡果实大小均匀、成熟度接近、不含杂质,也有利于咖啡豆的后期加工。 从果实到咖啡豆 从咖啡果实到咖啡豆的加工方法大致可归类为干法加工和湿法加工。 干法加工:就是将咖啡果实利用阳光和通风等自然条件以干燥脱水,再把干燥的咖啡果实放入脱壳去果肉、果皮和银皮。这种方法是最经济传统的加工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处理的咖啡豆能长久地保持香味,但同时也会带有一定的环境气味。目前非洲及亚洲国家许多地区多采用此种方法,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使用烘干机烘干咖啡果实。 湿法加工:又叫水洗法加工,采用浸泡方式筛选咖啡果实,再将筛选后的果实通过发酵、挤压等方法去除果皮、果肉和银皮表面粘滑的果浆,加工后的咖啡豆会保留表面的银皮进行存储,这种状态下的咖啡豆称为“羊皮纸咖啡豆”(Parchment Coffee),一直要等到出口前才用脱皮机脱去已经干燥的银皮。湿法加工最大的优点是咖啡豆外观品质优良,原味保持良好:缺点是加工成本较高,需大量的水。一般用于优质咖啡豆的加工。
猜你喜欢
- 2025-03-16道路交汇点的危险揭秘一场致命碰撞背后的原因与教训
- 2025-03-16自然疗愈揭秘提神茶的奇效与饮用技巧
- 2025-03-16经济法案例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趋势与法律支持
- 2025-03-16绿意盎然的减肥之谜揭秘冠军茶的植物魔法
- 2025-03-16绚烂乡野农村情侣的电动车恋旅
- 2025-03-16系统决策一场层次分析法的智慧盛宴
- 2025-03-16精彩揭秘全球著名甜点的烘焙技巧
- 2025-03-16穿越时空守护祖国荣耀为祖国崛起的书籍穿越者
- 2025-03-16安全种植精心烘焙危地马拉高端咖啡之旅
- 2025-03-16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软件-触动全球资源流通的数字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