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咖啡周边 - 古籍中的咖啡之名探寻中国古代对外来饮品的称谓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各种外来物品和知识被引入。咖啡作为一种源自非洲东部高原、后传播至中东和欧洲的饮料,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对于这种新兴饮料在中国古代是如何被称呼的问题,却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咖啡在中国古代叫什么?
在《尔雅·释草》一书中,有记载提到“苦叶子”,这可能是指咖啡树叶。在《本草纲目》中,更详细地描述了“苦茶”——即咖啡树叶,可以用作药材。这些文字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咖啡树及其产品,但并没有形成统一名称。
外国人的文献
17世纪初期,葡萄牙人开始将咖啡带入亚洲,并将其种植于印度尼西亚等地。这时期的一些文档记录了当时外国人对这个新的香料如何命名它。在荷兰语言文献中,“Coffy”或“Kofy”这一名字可以追溯到当时荷兰人使用的一个词汇,这个词汇后来逐渐演变成现代汉语中的“咖啡”。
清朝早期文献
到了清朝初年,由于贸易路线上的扩张以及文化交流加深,“苦茶”的名称也逐渐得到广泛认知。在一些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它不仅仅是一种药材,而是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小吃或者点心之一。
“黑奴果实”
另一种关于咖啡名称的说法来自《海国图志》,其中提及了“黑奴果实”。虽然这个名称听起来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果实”有些不同,但它其实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这种新型商品的一种好奇心,以及对于其来源地域(比如非洲)的猜测。
“阿拉伯之水”
在清末民初,一些翻译家将‘coffee’翻译为“阿拉伯之水”,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此饮品起源于阿拉伯地区。而这种翻译方式体现出了那段时间人们对于远方异域佳肴了解程度以及对其文化渊源的想象力。
现代汉语中的"咖啰"
最终,在20世纪期间,随着国际交流频繁、“三大华侨城市”的建立以及电影、书籍等媒体影响下,“Coffee”这一英语单词最终被简化成了中文里的"咔哒"(音近),再次简化为我们今天熟悉的地道中文名字-"卡布奇诺"-"拿铁"-甚至简单直接叫做-"烘焙豆浆"-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这个美味背后的故事如此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 2025-01-03见一次面做3次超详细深度互动的艺术探究
- 2025-01-04从校园到社区大学生寒假实践的过程与收获
- 2025-02-02云南小粒咖啡的秘密解析其是否属于黑咖啡系列
- 2025-01-04黄金ETF持仓量走势揭秘全球投资者心目中的贵金属未来的方向
- 2025-01-04咖啡勺重量与蓝山咖啡的适合人群相对应犹如天平两端的平衡
- 2025-01-04金融在职研究生掘金未来还是负担重
- 2025-02-08世上最贵咖啡豆珍稀种类与高端市场
- 2025-02-08中国最好的咖啡产地云南普洱的咖啡种植基地
- 2025-01-24咖啡种植几年才能开花
- 2025-02-02精确定价VI设计价格明细表的重要性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