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研究 - 咖啡烘焙是一门艺术更是人生哲学
关注咖评(微信公众号 vdailycom ) 发现美好咖啡馆 开一家自己的小店 咖啡生豆加热的程度不同,会让咖啡豆出现褐色到黑色等外观颜色的变化.加热程度的指标称为烘焙度.烘焙度一般是根据烘焙豆的颜色区分. 日本的咖啡烘焙度,称呼方式由浅到深一般来说依序是:轻度烘焙、肉桂烘焙、中等烘焙、高度烘焙、城市烘焙、深城市烘焙、法式烘焙、意式烘焙.这些名称来自于美国的Light、Cinamon、Medium、Medium high、City、Full city、French(Dark)、Italian(Heavy).美国还有New England(介于Light与Cinamon之间),Viennese或Continental(介于Full city与French之间),Spanish(烘焙度比Italian更深)这些烘焙度名称. 烘焙度与风味总是息息相关,尽管有程度上的差异,不过每一种咖啡只要烘焙度越深,酸味就会减弱,苦味就会越强.因此,烘焙度也就是了解咖啡味道的依据之一.但是,烘焙度打造的味道某些程度上还是受到生豆种类的影响.假如是刚果种咖啡,即使采用浅度烘焙也几乎不会有酸味.如果是高原产的阿拉比卡种咖啡,就算是深度烘焙,仍然会有酸味残留.另外,轻度烘焙、中度烘焙等名称只是大致上用来表示烘焙度的标准,因为这些名称取决于烘焙者的主观认定.如果有哪一家店的城市烘焙咖啡烘焙度比另一家店的法式烘焙更深,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咖啡烘焙很有趣,易学但不易深入,是一门易学难精的领域. 人类对于酒以及茶都拥有数千年的经验,然而,人类认识咖啡至今只不过短短七百多年而已,对于咖啡,人类所知实在太少太少! 四个字就能贴切地表达我在咖啡烘焙领域里探索的感觉:「瞎子摸象」.曾几何时,以为摸到了具体的形状,结果只不过是象鼻子.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还会发现,原来还不是象鼻子的全部,只是一小部分.探索越深、越发觉自己不知道的、不懂的越多. 基本上,咖啡豆对于烘焙的反应非常地敏感、细致,只要某些环境变数有微小的差异,就可能造成明显或非常巨大的影响.咖啡豆的烘焙很难量化,无论是烘焙程度、烘焙类型、或烘焙品质.尤其是后者,完全必须依赖「人」天生的感官知觉来判定,目前举世仍未有一套完整且精确的标准,能够精准量化咖啡豆的烘焙品质. 关于咖啡豆烘焙的专业知识非常贫乏、常常充斥著神祕感以及一些家族传承的秘方,相较于人类其他领域的知识,在咖啡烘焙的知识库方面,人类目前仍然处于相对贫乏的状态,专业咖啡烘焙的传承与教育工作也很不易进行.各方面在在说明这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在学习咖啡烘焙的道路上,我必须以理性的思考随时做判断与分析(THINK)、以感性的知觉体系作为辅助及裁判(FEEL)、然后在大量的实际作业中反覆实行及验证(ROAST).Think,Feel,Roast这个回圈永远重复着,三者可能依序或同时进行而且同等重要. 咖啡是「美食艺术(CulinaryArt)」的一环,美食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与人类文化分不开的是「人性」. 学习得越多,越深刻体会到,我们与其说咖啡的烘焙是一门科学或艺术、更应该说这是一门融合理性、感性以及人性的哲学.
猜你喜欢
- 2025-02-08云南小粒咖啡怎么样我是如何被云南小粒咖啡的香浓味道深深吸引的
- 2025-01-10咖啡爱好者警惕长期饮用可能导致的外观变化及其预防策略
- 2025-01-10咖啡的魔力与警示提神助眠还是消化不良的元凶
- 2025-01-10中国古代诗人的艺术世界探索经典与创新
- 2025-01-10押韵未来探索二十首现代短诗的语言魔法
- 2025-01-15c刊和北大核心期刊哪个好-学术出版的双重标准C刊与北大核心期刊比较
- 2025-01-15经济管理期刊新时代下中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创新路径探索
- 2025-01-10星辰大海李白杜甫的山水意境
- 2025-01-10高适的经典之作亲民诗人十首你必须了解
- 2025-01-10咖啡消化时间咖啡饮用后几小时内的消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