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研究 - TBC准备心得之12搞懂技术主审评分表
TBC准备心得之0:序言 今年的参赛虽然又在初赛止步了 但相较去年 分数有了大幅的进步 而且也都落在赛前练习预估的分数上 证明赛前准备的经验是用得上的 所以希望趁着比赛刚结束印象还深的时候 将准备过程的心得分享出来 由于我没有参加过TBC 的评审营 所以一切的心得 都是由更有经验的朋友与前辈那里获得的 若有不清楚之处请见谅 同时也欢迎大家针对准备的的事项来做讨论与交流 准备心得目前暂定5大部分 1. 搞懂评分表--感官评分表、技术评分表与主审评分表 2. 团队的必要性 3. 订定主题 4. 器材准备 5. 练习时程表 PS. 心得多半仅会以文字分享,还请大家见谅 TBC准备心得之1:搞懂技术、主审评分表 技术评分表 第一部份-竞赛区评分 竞赛区: 所有的区域都必须干净、有规划,比较容易忽略的是机器水盘是否有明显粉渣,敲粉盒是否干净,总而言之,东西能多干净就多干净,能多整齐就多整齐,最好能像刚开幕的咖啡店!! 第二部份-浓缩咖啡之评分 溢/残粉: 残粉量包括留在分量器内、桌上、拨掉的所有粉,基本上两个shot过程中所有浪费的粉量加起来,1g扣1分,但如果是选手放弃当前的shot,则残粉必须重算,以实际出杯的那次做计算。 一致性的装粉及填压手法: 我本来的认知是,一致性的主要要求是最终上把手的粉量是否一致,所以若手法看起来一致(包括利用轻填压来调整压下去的位置),但流状、流速都有很大差异的话,应该不能给高分,反而是有多余补粉动作,但是最后整完粉填压完都能保持一致粉量,并且保持流状、流速都相同,那么应该不能给太低分,但是这次我看了一些评分表之后,对我的认知目前是持保留态度,请参考就好,(反正最高宗旨就是动作一样,完成填压后的粉量也一样)。 第三第四部份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再重复 第五部份-技术之评分 工作区的管理能力: 这是包罗万象的项目,整个表演过程,越流畅就越高分,有重煮、发呆、犹豫、摆了一堆不知道要干么的器具等等都可能会被扣分,练习的目标应该是让器具最精简,动作、演说都能够非常流畅不间断,每一个动作都是有目的的,这样就会高分。 第六部份-竞赛结束时的整洁 竞赛区整洁: 跟开始时一样,能多干净就多干净,用完的器具要收拾好,最好同类器材可以收在一起,目标要放在可以像刚开始一样干净(有些选手甚至可以做到更干净)。 主审评分表 主审的评分表只有少少的几个字段,有观看规则的朋友应该知道,主审的分数是不计算的,那么主审还要打分数干么,这必须从主审的工作开始解释,主审在比赛中的角色就是维持比赛的公正性,避免有评审评分有过大误差,大家看比赛时主审会在感官评审喝完后再过去喝一下,就是因为主审也必须对选手送上的饮品进行评比,并且将大概的分数记起来,在比赛结束后才能与感官评审进行校正,举例来说,当主审认定一杯espresso的味觉分数应该有3-3.5分,但是在校正时,喝那一杯espresso的感官评审却打了2.5分,那么主审就应该要询问感官评审打2.5分的原因,并且讨论是否需要调整分数,当然打很高也是需要做这样校正的动作的。 所以主审评分表上的字段就是供主审快速的将他认为的分数做个注记,好维持比赛的公正性。
- 上一篇:咖啡的基本五种味道 - 探索每一口中的香浓世界
- 下一篇:机器的呼唤咖啡店背后的秘密
猜你喜欢
- 2025-01-10创意无限展开探讨如何成为一位像样的现代化最厉害的诗人
- 2025-01-10热爱不变变化中寻常了解各种咖啡分类之美妙
- 2025-01-152023年世界大萧条预测经济复苏之路何时到来
- 2025-01-21品味咖啡的艺术从香浓到清新探索不同口感的世界
- 2025-01-19如何在家中搭建一个理想的三顿半咔哒体验环境
- 2025-01-14咖啡文化 我怎么都感觉茶不是咖啡的
- 2025-01-15商业研究领域全览从市场调研到战略分析
- 2025-01-19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咖啡饮用习惯有怎样的差异和特色
- 2025-01-19滴答时光咖啡文化的醇香纵横
- 2025-01-15公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我来告诉你揭秘市场趋势一家公司的全新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