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研究 - scaa标准手冲咖啡教程金杯准则的含义 手冲咖啡一人份用量冲多少
泡煮比例指咖啡粉量对萃取水量比例,会直接影响咖啡粉的萃出率与咖啡液浓度。欧美“金杯准则”就是以粉量与水量作为“滤泡咖啡品管表”的调控利器,其复杂度与重要性,更甚于新鲜度、粗细度与水温、时间、水流。 0 如果前三项你都掌握到了,仍泡不出美味咖啡,问题应出在泡煮比例不对。 粉量越多,在固定水量下,也就是粉量对水量的比值越高,咖啡液浓度越高,也越易压抑咖啡粉的萃出率,造成萃出率不足,浪费咖啡,而背负暴餮天物的骂名。反过来看,在固定粉量下,水量越多,也就是粉量对水量比值越低,浓度越低,也越易拉升萃出率,造成萃取过度。 唯有符合“金杯准则”泡煮比例,百味平衡,才能享受完美萃取的美味。 台式泡煮咖啡比例如何与国际接轨? 地区手冲咖啡或虹吸壶,习惯采用咖啡豆的克重量,对上黑咖啡液毫无升量,比方说爱好浓咖啡常以咖啡豆20克,泡出200豪升黑咖啡,粉对水的比例为1:10,简单明了,亦符合实务操作的便利性。然而,台式对比法却很难与欧美“金杯准则”接轨。 地区用1:10泡煮咖啡比例与挪威标准1:18.51—1:13.6的泡煮相差甚远,这也一定让多数人感到惊讶,台式咖啡的浓烈。 其实地区咖啡口味并不算浓,问题出在对比方式不同。欧美“金杯准则”不是以咖啡克量上对刚泡好热腾腾的黑咖啡毫升量,而是以咖啡克量对上萃取生冷水的毫升量。经过多次试算并以ExtractMojo检测浓度,发觉台式咖啡粉克量上对黑咖啡毫升量的比例1:10,约等于“金杯准则”咖啡克量对上生冷水1:12.5的浓度与萃出率,这样一看其实也相差不多,所以口感上地区习惯醇厚度高一些的咖啡。 而地区的1:12的浓度,大约是“金杯准则”的1:14.5,也就是说地区咖啡迷惯用咖啡的比值,下调2.5个参数,即可应对到欧美“金杯准则”咖啡豆与生冷水泡煮比例的浓度。 咖啡豆克量对黑咖啡毫升量的比值,明显高于咖啡豆公克量对生冷水毫升量,难怪用惯了“金杯准则”的国际友人听到台式比值,面露惊吓,经过解释,才明了原来是对比物的不同,造成天大的误会。 640 为何台式的咖啡公克量对上黑咖啡毫升量的比值,必须降2.5个参数,才等于“金杯准则”泡煮比例? 热水比冷水轻,咖啡粉会吸水 欧美“金杯准则”泡煮比例,以咖啡粉对生水为准有其科学根据。水1毫升的重量等于1克,是建立在摄氏20℃左右的室温,要知道水的密度与重量会随著温度上升而降低,而且水的体积会跟著温度上升而“虚胖”。水加热到90℃—93℃时,恰好是泡咖啡水温,重量会比15℃—20℃相同毫升量的生水减轻4%。 地区习惯以热腾腾黑咖啡为对比标准,虽然咖啡壶的毫升刻度标明200毫升黑咖啡,但实际上却比室温下200毫升的生水多出4%,重量也减轻了3%—4% ,此乃水加热会膨胀所致。 更重要的是,咖啡粉像海绵很会吸水,研究证实每克咖啡粉会吸水2—3毫升,20克咖啡粉至少会吸走热水40毫升,换言之,以20克咖啡豆泡出200毫升黑咖啡,最少需要240毫升的生冷水,其中至少有40毫升残留在滤纸或滤网的咖啡渣上,因为台式对比法,以热腾腾黑咖啡为标的物,最起码少算了残留在咖啡渣内的水量。然而“金杯准则”以生冷水为标的,就不会有此误差。 所以,冷水加热会膨胀,咖啡粉遇水会狂吸,这两因素交互作用,使得泡煮咖啡比例是咖啡粉(台式),或咖啡粉对生冷水(金杯准则)接轨,台式比值只需下降2.5个参数,即等同“金杯准则“,两者的浓度以ExtractMojo检测是相同的。 640-1 手冲咖啡与虹吸壶套用“金杯准则“泡煮比例 基于地区手冲与虹吸壶的泡煮比例,会以“金杯准则”增加2.5个参数,参照8—2对照表,使地区手冲与虹吸壶的泡煮比例可以和“金杯准则”接轨,有了此对照表,以后就不再发生地区口味浓过欧美的误会。 对照表并不复杂,第一栏是国际四大金杯系统的简称,顺带附上浓淡的评语。第二栏是金杯系统颁定的浓度区间。 第三栏为各金杯系统的泡煮比例,即咖啡豆克量对生水毫升量,以SCAA为例,欲泡煮出浓度1.15%—1.35%的咖啡,豆量与生水量的比例,必须介于下限的1:21至上限的1:15.4之间,每千毫升生冷水需要的豆量介于47.7—65克之间。 再看看口味稍浓的NCA系统,浓度介于1.3%—1.55%,每千毫升生水需要对上53—73.5克豆量,也就是泡煮比例需要在下限的1:18.8至上限的1 :13.6之间,才能符合“金杯准则”要求。 0图表8—2 最右栏(台式)咖啡粉/热咖啡的比例,均与所对应四大金杯系统的泡煮比例,高出2.5个参数,这是因为金杯系统是以生冷水为准,而台式是以热咖啡为准所致。 台式1:10的泡煮比例,等同于“金杯准则”1:12.5,此比例太浓,连挪威(NCA)最浓比例1:13.6也莫及,虽然不是大众能接受的浓度,确实咖啡爱好者的最爱。台式泡煮咖啡比例主要以虹吸壶和手冲为主,此二萃取法冠以高浓度来弥补萃取的不足。如果电动滴滤壶以1:12.5(豆重比生水毫升)的泡煮比例,即台式的1:10(豆重比热咖啡毫升)来冲泡,会浓到难以入口,这与美式滴滤壶的萃取效率高于手冲与虹吸壶有关。而“金杯准则”是以美式咖啡机定制的。 第四栏为手冲与虹吸壶惯用的咖啡豆量对上热咖啡毫升量的泡煮比例。这种对比较法较之金杯系统的比例增加2.5个参数,因此个金杯系统的比例只要上调2.5个参数,即等于台式的比值,或者台式比例往下调2.5个参数,即等于金杯比值。所以SCAA的泡煮比例1:21—1:15.4的区间,等同于台式的1:18.5—1:12.9 640-2 中西冲煮比例 如果你觉得8—2图表有点小复杂,别担心,请参考8—3摘要把手冲与虹吸壶的冲煮比例,归纳为地区重口味、适中口味和淡口味的实用比例,并对应到“金杯准则”的比例。 “金杯准则”的泡煮比例是以生冷水毫升量为准,执行起来挺麻烦,敢问水吃饱撑著,在手冲前先量好所需的生水或热水毫升量? 但有了此对照表,地区咖啡迷就不必把麻烦当有趣,亦无需改变原先的对比方式,只要记住咖啡豆量以及黑咖啡液毫升量,即亦可得到台式泡煮比例,然后再降低2.5个参数,就可以对应到“金杯准则”的比例,如图表8—2与8—3所示,轻松愉快与国际金杯比例接轨,你会惊觉过去用粉量太浪费。若能按照“金杯准则”的泡煮比例,适当提高萃取效率,亦可泡出醇厚咖啡。 其实,在图表8—3“适中口味”的泡煮比例1:12至1:13,即金杯标准的1:14.5至1:15.5,已能泡出满浓厚的咖啡,实无必要以1: 10来泡咖啡,浓度太高,虽然有利黏稠口感的表现,但味谱很容易纠结在一起,且酸味太高,反而不易喝出精品咖啡细腻层次。 0-1图表8—3 1:10比例,很不正常 基本上,只要水温、粗细度与萃取时间正常,且泡煮比例均在图表8—2的区间内,很容易泡煮出符合“金杯准则”萃出率18%—22%以及浓度1.15%— 1.55%的美味咖啡,也不致有萃取过度、萃取不足或浪费咖啡的问题。 台式1:10的比例,等同金杯准则的1:12.5.已超过四大金杯系统中最浓厚的挪威金杯1:13.6的泡煮比例,冲泡比如果不在8—2图标内,属异常比例,由于粉量太多且浓度太高,抑制了萃出率,往往低于“金杯准则”萃出率18%的下限,很浪费咖啡粉,不值得鼓励。其实,只需提高水温、补充水量或延长萃取时间,将萃出率从18%以下拉升到18%—22%区间内,提高萃取的效率,即可享受到正常泡煮比例,也就是较节约的咖啡粉,亦可泡煮醇厚且更有层次感的好喝咖啡。唯有正确泡煮比例,才可享受咖啡的美味。 主流咖啡冲泡浓度与非主流咖啡冲泡浓度 这四大金杯系统的滤泡咖啡浓度与冲煮比例,堪称全球主流区间,如果你的咖啡浓度偏好或泡煮比例,不包括在内,可能是你口味太淡或太浓,成了非主流派了。相信地区九成以上咖啡爱好者的浓淡偏好手冲咖啡与虹吸壶泡煮比例均在8—3图表内。想要冲泡出一杯自己喜欢的咖啡前不妨先检视一下,是偏好主流或非主流派。 640-3 咖啡液需要秤重吗? 今年,有些吹毛求疵的咖啡迷效法欧美“第三波”业者,把咖啡杯放在磅秤上,萃取咖啡液到设定的重量才停止,有必要吗? 大可不必!除非是浓缩咖啡,因为有绵密的泡沫Crema,不易读出咖啡液正确的毫升量,才有必要秤重量,但执行起来很麻烦。但是如果你只是要了解滤泡式咖啡的冲煮比例,就无需为黑咖啡秤重量,使用毫升量已足够了。因为热咖啡泡好后,一分钟内会蒸发、失重数十克,这为称重增加不少变量与疑虑。 另外,为黑咖啡秤重,会发觉泡出的咖啡明显比毫升量来的清单稀薄,即咖啡液相同的克量会比毫升量更有水味。 举个例子:手冲一杯220克咖啡,咖啡液虽已达到220毫升,但秤得的重量大约只有220—210克左右(因各地水质而异)。必须再增加大约10—20毫升的萃取量,即230—240毫升的黑咖啡量才会到达220克。换言之,泡一杯220克的黑咖啡会比220毫升的黑咖啡更加稀薄,这是因为热水较轻所致,况且还要注意你的电子秤是否会因热咖啡的高温而失去准头。因此,咖啡迷以毫升量为基准就够了,实无需费神为黑咖啡秤重量,以免弄巧成拙。
猜你喜欢
- 2024-11-10咖啡制作技巧-一斤咖啡豆的无限可能揭秘如何磨出理想的咖啡粉
- 2024-11-10中国最大的咖啡生产基地云南普洱的香浓秘密
- 2024-11-10DIY蛋糕创意点滴手工制作甜蜜时刻
- 2024-11-10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数学案例分析范文需要多长时间以及需要掌握什么技能
- 2024-11-10日本三得利2018年净利润126亿美元下降337
- 2024-11-10走进香料国度如何在不同的香料中找到你最爱的咖啡口味
- 2024-11-10不同国家的食用文化中使用的是什么样的色拉油呢
- 2024-11-10我和冰红茶的故事一壶凉意我是如何迷上冰红茶的
- 2024-11-10喜力啤酒2019年净利润217亿欧元增长13
- 2024-11-10嘉士伯前员工获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