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速溶咖啡 - 深入咖啡发源地埃塞俄比亚 体会非洲的咖啡风味
非洲孩童身处劣境仍非常乐观。(世界展望会提供) 非洲民众习惯自己烘烤咖啡豆、调制成咖啡饮用。(尤嬿妮摄) 东非贫民一家人食用英杰拉补充体力。(尤嬿妮摄) 当地居民种植菜苗。(世界展望会提供) 尤嬿妮 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 ) 6月初,受世界展望会(展望会)之邀,探访埃塞俄比亚,从桃机历经9小时飞抵迪拜、等候转机约莫6小时,再搭4小时终抵达首都阿迪斯阿贝巴(Addis Ababa)。尚未踏入该国土地,脑海浮现的多半是贫穷、荒芜、皮包骨的小孩,但,4天驻足眼见一切,才发现并非如此。 埃塞俄比亚为非洲第四大经济体国家,阿迪斯阿贝巴约360多万人,首都巴博莱机场是全非洲最大航站楼之一,一条长约3800米的跑道,大厅灯火通明,通关安检等现代设备一应俱全;通关后,车子往市中心前行,沿途可见动轧近百万的日本,不少路人手拿智慧型手机、穿著新潮,眼前景像完全颠覆以往旧印象,惊讶“没那么落后啊”! 只是,“都会感”就仅止于市中心,车子愈往郊区前进,愈见更多衣衫不整的民众赶著牛、羊、马或驴;或准备前往市集贩卖,换取一家人糊口的微薄价钱的人;或以物易物求生存者,这些相较于首都的繁荣盛况,贫富差距显而易见。 长年受干旱之苦 埃塞俄比亚总面积11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0倍大,约有1亿人口,超过1成民众长期处于饥荒,孩童严重营养不良、水资源不足,不到4口可取得干净饮用水,仅2成民众有干净卫生设施;除了首都,其他地区民众大多住茅草屋、露天如厕。近年气候异常,该国东南方连4年干旱,农作物几乎欠收,造成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濒临死亡。 农业是该国立国之本,超过8成民众务农,却长年受干旱所苦,近几年收成根本不够一家人糊口,也无法购买其他生活必需品,加上学校及医院等重要措施都建设在首都,很多人根本无法接受正常医疗照顾。首都以外各区电力少之又少,大多数民众都靠木柴取火烹煮食物,若遇上下雨,该国有超过一半道路无法行驶车辆,因未铺柏油满街泥泞,环境恶劣。 品尝道地英杰拉 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发源地”,当地有个习俗,不管多么贫穷的民众,家中一定会有一把咖啡壶和一个炭炉,随时烹煮咖啡;来到这里,不难发现每餐后必有侍者递上咖啡,与咖啡口味比起来,这里的香气不浓、苦却不涩,喝起来温和爽口,别有一般风味;此外,当地民众的传统主食Injera(英杰拉),外观如海绵状的薄饼,可将肉类、鸡蛋或豆类包在饼里,吃起来酸味十足,口感犹如饼皮上洒满柠檬汁,深受当地人喜爱,但几乎所有外地人都吃不惯,若有机会造访,可尝试这个道地滋味。 非洲是许多人一生未曾踏上的红土大地,充满幻想和传说,或许因为国情、民风使然,蒙上神秘面纱,等著外人一探虚实。如果你经济能力许可、事前准备妥善,来趟埃塞俄比亚,看看当地人在恶劣环境下如何展现强韧生命力,单纯地为活下去与大自然拔生命之河,或许经历这趟旅程后,你的想法、价值观因此改变,更珍惜周遭一切人事物。
猜你喜欢
- 2025-04-11在你的掌中那份微妙的香气隐藏着一段故事关于一杯咖啡是如何从简单的烘焙过程中诞生
- 2025-04-11海南咖啡与云南咖啡的差异之谜如何正确品尝以延缓容颜的流逝
- 2025-04-11揭秘心理深度案例分析中隐藏的真相是什么
- 2025-04-11咖啡的智慧它教你如何正确饮用甚至长期享用还能改变容颜就像一位忠实的旅游攻略它不仅指引你去那些必去的景
- 2025-04-11咖啡风味有哪几种探索香醇世界的奥秘
- 2025-04-11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我的世界贸易组织之旅从苹果到牛奶解读一系列经典案例
- 2025-04-11莫奈和雪莱的卡布奇诺何去何从世界上最古老的花神咖啡馆倒闭了是否意味着我们再也无法品尝到这份历史悠久的
- 2025-04-11摩卡与拿铁两种咖啡饮品的历史文化与烹饪艺术比较研究
- 2025-04-11咖啡师的智慧你真的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花神咖啡馆倒闭了吗从此再也能品尝到莫奈和雪莱的灵感之水吗
- 2025-04-11咖啡制作方法-香浓层次探索各种咖啡的制作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