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咖啡周边 - 云南小粒咖啡探秘减肥神奇的味道与风味故事
在19世纪末,法国传教士田德能在云南大理宾川的朱古拉村种下了中国第一棵咖啡树,开启了中国咖啡种植的新篇章。保山潞江坝地区,由于其干热河谷气候和靠近高黎贡山的海拔优势,成为了适宜咖啡栽培的地方。1952年,该地区首次试种咖啡,这一时刻正值中国百年咖啡史之半点。在今天,我们将探索潞江坝这片充满历史与文化魅力的咖啡庄园。
一、潞江坝咖啡庄园生态
在过去,当地农民为了提升产量,不顾风味,将优质品种砍伐,以更高产量但风味较差的品种取代。这一做法甚至延续至今,对待生豆收购,也仅仅是基于大小和完整度,而非考虑到风味细节。这种方式,与早期茶叶收购过程如出一辙。
二、潞江坝基地
这里主要进行的是对采摘到的咖啡豆简单分级处理,以便于收购并后续精致处理。基地上铺满着日晒处理中的红果,还有未熟果需要进一步筛选。品质好的豆子,则需进入晒场上进行日晒处理,使得最终产品更加干净。此外,还有一套水洗处理方法:
浮力挑选去除未熟豆。
脱壳机去除果皮果肉,得到带壳豆。
水池浸泡发酵24小时,去除果胶。
4.棚架日晒干燥(约一周)。
日晒期间两次手选去除瑕疵豆。
结束日晒后的带壳豆放置两个月再脱壳得到咖啡豆。
最后经过质量检查合格的红果全部称量完毕装车发货。
三、潞江坝烘焙
杯测了两只水洗、一只半水洗、一只日晒,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一份半水洗呈现温和甜度且酸度明亮,一份水洗则口感柔和。而那份经历过特殊工艺的手动调整过滤的一份日晒,它展现出的香气与酵感让人难忘。不过,有些朋友却偏爱这份特别的“云南小粒”,期待它未来能够带来更多惊喜。
总结来说,即使云南小粒面临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其核心原因是采摘及处理环节中存在问题。当这些环节被严格控制好时,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云南小粒。由于环境优越、品种多样,加上精心采摘与加工,最终所得的小粒也不会失色。这就像番启佐所说的:“一定要做好的事情”,相信他将用自己的努力培育出更为出色的“云南小粒”。
猜你喜欢
- 2025-01-27大学思修实践报告深化道德自我探索社会责任
- 2024-12-24揭秘瑞幸咖啡的故事简介速溶咖啡女神的双刃剑
- 2024-12-24碧波荡漾小说青瓷的沉浮史
- 2025-02-08实时监控系统开发提高咖啡供应链透明度
- 2024-12-24精品咖啡抗氧化特性常饮有益家中备置提升生活品质
- 2025-01-27解读建行持仓了解中国建设银行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 2024-12-24自我成长的抒情述说解读简短诗歌中我长大了的隐喻与象征意义
- 2025-01-27美元走强压制了其他货币全球股市多元化投资策略
- 2024-12-25现代商业研究期刊洞察市场动态与策略创新
- 2024-12-24氮气咖啡新一代的无乳脂肪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