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岩茶做青环节,关键的两个结果是发酵程度与走水程度。这两个结果往往直接决定了后期茶叶的品质、类型以及存储要求以及后期转化等。
郑德成先生代表润岩茶寿参加胡润百富
●在茶桌上,发酵程度与走水程度往往是以“做得熟”、“做得透”这类词汇进行讨论。“做得熟”与“做得透”是一个互有交叉,但重心不同的两种结果。清晰的理解,这两个问题,对于做茶人提高做青质量以及买茶人提高买对茶概率有着很大的积极的参考。
做青
做青做得“熟”更偏向于发酵程度的轻重。发酵程度重,品质更加熟化。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对“熟”的影响最大的工序是做青。后期的焙火虽能够熟化茶叶品质,但若前期做青太轻,或者青叶品质不好,不耐焙,也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熟”。
润岩茶寿大红袍
润岩茶寿大红袍
做青做得“透”更偏向于走水程度,即叶片内含水率的多少。走水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岩茶的整
体品质,包括茶汤苦涩感、丰富度,香气类型、耐泡度等等。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走水一直在进行,但
决定“透”的关键步骤在于做青和焙火。前期走水不够“透”的,可以很好的通过后期焙火来调节。
所以,“透”对岩茶的品质影响范围大,而“熟”相对小。如果在岩茶制作比喻成搭建高楼大厦,那
“透”是基础,而“熟”是上层建设。
....
以上属于正常工艺下,在可允许的问题范围内,呈现的一般结果。个别词汇非专业术语,以茶友们
常常用到的词汇替代,便于理解
基于以上考虑,还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做“熟”的茶却做不“透”
理论上,做“熟”的茶,一定会做得“透”。这是因为做青环节中影响茶叶发酵的主要关键因素是
合适的温度以及叶片内一定的含水量。水分含量影响各类反应的发生,温度则主要影响反应发生的速率
,两者一同达到一定值时,茶叶的各类反应才能够有序无误的渐进反应。
那做“熟”的茶却做不“透”,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上述说了,发酵的关键要素是合适的温度以及叶片内一定的含水量。因此,简单而言会造成该结果
的便是:叶片含水率高,失水速率小于发酵速率,叶片内积水,而红变已经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雨水青特别容易出现该状况,成品茶容易出现水闷味、渥味。
做“透”的茶,不一定做“熟”
岩茶做“透”,更注重于“走水”干净。武夷山人民在岩茶做青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两种发酵方式
,一种是“冷发酵”一种是“热发酵”。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做青过程中温度控制的不同,也因此能够产
生两种不同结果:
走水干净,发酵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