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咖啡周边 - 百威亚太啤酒高端化故事未被买账
百威亚太在港IPO终止引发关注 啤酒高端化“故事”未被买账? 十天前顶着“食品饮料史上最大规模IPO”光环的百威亚太,如今却无法创造这项“纪录”。南方酒水消费舆情指数记者留意到,7月14日百威亚太方面宣布终止亚太板块IPO,但记者向百威中国方面询问相关细节时,对方均表示,涉及百威亚太IPO的相关事项不予置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百威亚太IPO搁浅?记者了解到,除市场分析为公司自身定价和募资不如预期外,实际上从产业端来看,该公司“盈利奶牛”的高端化布局并未获得投资者认同,在该领域中,百威亚太不得不面临华润啤酒(包含喜力中国)、青岛啤酒等公司竞争。 但从估值来看,百威亚太方面所具有估值被认为系代表国内啤酒行业估值的平均水平。但与之相对的是,记者统计发现,国内啤酒企业存在估值较高的情况,其中百威参股的珠江啤酒动态市盈率为118.13倍,华润啤酒为106.88倍。 “高端化引领增长”未获投资者认同 在此前百威亚太的公开发行文件中及百威英博方面均提到,中国市场系百威旗下产品增长的重要部分,其中百威亚太方面在公开发行文件中指出,“因得益于高端及超高端产品”,该公司在2017年至2018年报告期中“盈利能力”大幅上升。 虽然“得益于中国市场增长”盈利在大幅上升,但从其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表现来看,“高端化引领增长”这一优势并未让投资者认同,从7月5日-11日的发售环节看,百威亚太方面在市场上亦获得少量超额认购,记者统计部分提供孖展认购的券商了解到,其在香港超额认购数约为9-11倍左右,与此前中烟香港上市超额认购100倍形成鲜明对比。 啤酒行业专家方刚表示,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增长空间很大,尤其高端化需求度较高,在产量下跌的大环境下,啤酒企业可能会实现营收和利润翻红。 实际上,“盯上高端化”的啤酒企业也不止百威一家,虽然百威在公开招股文件中称,其高端产品份额达到46.6%,但实际上按销量计,2018年百威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为16.4%,排名次于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 与此同时,记者留意到,2018年8月,国际市场上与百威“分庭抗礼”的喜力中国与华润啤酒联姻,其将借助华润啤酒渠道进行推广。业内人士认为,若喜力与华润啤酒合作落地并推动,百威在中国将会面临新一轮竞争。 同样地,即使声称以高端化产品提供较好的盈利能力,但以“走量”同样重要的啤酒行业而言,目前行业产量数据亦可说明一定问题。 据记者了解,中国啤酒市场的产量持续出现下跌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5月啤酒产量为363.9万千升,1-5月累计产量为1508.5万千升,分别较去年同期下跌3.3%、0.2%, 当月产量下跌幅度明显,而整体累计产量几乎与去年持平;在业界看来,除了反映国内啤酒正在降低“中低端”产能外,在啤酒销售旺季前产量下降,则也意味着市场对于啤酒的消化能力目前已处于“饱和”。 国内啤酒股存在“泡沫”? 虽然百威亚太上市终止,不过记者按照该公司2018年的业绩计算,百威亚太对应的市盈率(PE)在38.5-45倍之间,在排除上市后可能存在一定的估值溢价来进行对比,前述数据与母公司百威英博的动态市盈率43.07相当。另外,喜力、莫尔森康胜及嘉士伯等全球性啤酒企业,因市场成熟等原因,市盈率在20-25倍之间。 但如果与国内啤酒上市公司对比,百威亚太的市盈率却处于相对“低位”。 从动态市盈率(下文均为动态市盈率)来对比,百威亚太仅高于青岛啤酒(H股为17.20倍、A股为19.65倍),记者留意到,目前华润啤酒为106.88倍,燕京啤酒为77.71倍,外资嘉士伯控股的重庆啤酒为58.91倍,而百威参股的珠江啤酒则为118.13倍。 东吴证券高级投资顾问潘绍昌认为,作为全球企业龙头企业,百威亚太的市盈率放在中国,实际上可以衡量行业平均水平的标杆,若该个股成功IPO将会对华润啤酒等同业股价带来一定冲击,当然在该公司“终止IPO计划后, 有可能对国内啤酒上市公司的股价带来一定利好”。 虽然国内啤酒企业拥有高估值,但记者留意到,其行业利润率却远不如百威,以国内两大龙头企业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为例,其毛利率分别为35.1%和37.70%,净利率分别为3.07%和5.35%,远低于百威亚太的55.17%和16.66%。 市场消息显示,尽管中国啤酒市场经历了一轮整合,但目前国内仍有4至5家公司在争夺份额,并且目前各家公司优势仅集中于部分区域,例如华润啤酒主要营收来自东三省,青岛啤酒为山东,燕京啤酒以北京、河北为主,相比国外仅一至两家啤酒企业主导需求,目前国内啤酒企业盈利能力却有待提升。 “自信”能募够钱还债? 除发行定价高引发关注外,记者留意到, 百威亚太在公开发行方面未引入基石投资者。 在7月5日百威亚太公开发售之初,记者曾就为何未引入基石投资者对百威中国方面进行采访,但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对百威亚太IPO不予置评;不过在7月4日,百威亚太IPO保荐人摩根士丹利亚太股本市场部和承销部主管AlexAbagian在路演中的记者会上表示, 设立基石投资者源于一些中国的国企在港上市,“而百威是一家国际化公司,希望公开市场能有更多的股票供应,更充足的流动性”。 但业界看来,未引入基石投资者等表现,也折射出百威亚太对IPO较为自信。 “未引入基石投资者,这可能与百威方面对公司赴港IPO或存在过分自信有关。”香港一券商机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于机构而言,以基石投资者方式或可获得相对较低的价格入市,但从百威未引入基石投资者来看,这意味着机构需要通过现有发售渠道购买百威亚太的股票,“不过百威亚太的定价对机构可能吸引力不大,因此最终没有谈下来”。 从百威亚太上市目的来看,其募得所有金额完全用于偿债(包括偿还母公司百威英博部分债务),河东资产联合创始人傅刚认为,除对板块有相应自信外,出于偿债目的百威可能不接受较低的价格进行融资,“从该目的考量,也不难理解该公司为何未引入基石投资者,低价发行有可能会增加公司的偿债压力”。
- 上一篇:咖啡香浓的时尚探索咖啡挂耳包的魅力
- 下一篇:河北工业大学铸就未来创新驱动的学术殿堂
猜你喜欢
- 2024-11-11咖啡豆的烹饪艺术咖啡豆选择与烘焙技术
- 2024-11-11如何选择合适的鼓风干燥箱以满足不同产品的保鲜需求
- 2024-11-11全球股市最新行情我眼中的市场风云变幻谁的钱包最鼓
- 2024-11-11官宣第四届留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共筑地球村开始啦日本抹茶工具
- 2024-11-11上海进口清关流程优化提升效率的实践探究
- 2024-11-11上卷第十五回武夷红茶风靡欧洲晋商开辟万里茶路
- 2024-11-11万网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智慧城市新模式
- 2024-11-11季度报告披露时间表
- 2024-11-11慈善之光传递温暖的力量
- 2024-11-11咖啡问答我的日常对话